在古代,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很多,各地对于大熊猫的称呼也不同,比如有食铁兽、貔貅、貊、竹熊等。
大熊猫在古代被称为食铁兽,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它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的情况下,就会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误以为大熊猫在吃铁,从此便得名食铁兽。
大熊猫的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在中国古代其实并不叫大熊猫,它有许多名字,《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本草纲目》称貘。更有《神异经》谈到"南方有兽,名为啮铁",《尔雅·释兽》对其更加详细的记载了"体型似熊,小头,体色黑白相间,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大熊猫有了食铁兽之名,还有一个关于它的神话传说,传说它曾是蚩尤阪泉之战的坐骑,难怪打输了这场战役,熊猫这么可爱怎么会是应龙的对手。
,大熊猫古今有许多别名:貔貅、大猫熊、竹熊、白熊、花熊、貘、华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及食铁兽等。大熊猫原分为熊属。名称溯源在中文里,这个动物有两种名称:熊猫和猫熊。其来历的一种说法说1869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Armand David)认识了熊猫后,给“熊猫”定名为“黑白熊”,归属于熊科。两年后,动物学家进一步考查,研究它属于猫熊科,将它进一步定名为“猫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