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求答案
海南省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黄晓琴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进行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包括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应该考虑到。
但无论教师备课多么详细,也难以避免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当,或许可以将偶发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但若处理不当,则不光影响教学进度,还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将学生推向对立面。所以,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地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在这里,我将教学这些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仅供大家参考。有时候,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
这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胡乱回答,误人子弟。比如,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很爱看课外书。
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常常带回课堂上,一有机会就当堂提问。对此,我的做法是,先判断该问题是否需要当堂解决,如果是,就采取恰当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的思路引向问题的结局。
如果属于他个人的问题,则告诉他课后再进行讨论,然后尽快导入正课。当然,知道的问题我会全力解决,如果不会,我也会老实地告诉他,然后鼓励他自己查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提问,表明他关心这些知识,希望在老师身上得到答案,我们要尽力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教给他解决问题的 *** ,而不能因为所提问题与学科教学内容无关就不予理睬,打击他的积极性。此外,答应学生的事要尽快兑现。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提的问题我一时无法解决,就答应他下节课再解决,后来我把这件事给忘了。从那以后,就很少见到那个学生再问问题了。
我想,失信一次,我就完全失去了他对我的信任。此后,只要学生提问需要以后解决的,我都会记在一个本子上,回去认真思考,按时兑现当时的诺言。
课堂上有时会遇到学生恶作剧,比如起哄,捉弄某个同学,甚至是捉弄老师等等。这时候是最考验教师处理偶发事件能力的了。
遇到这类事情,一定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充分认识和挖掘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把偶发事件变成磨练学生品质,激发学生情趣,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
还记得有一次,我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然后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突然身后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我转身一看,后面有几个男生在捂着嘴笑,见我转身就不敢笑了。
我正纳闷,旁边一个女生告诉我,刚才有人甩钢笔,把钢笔水甩到我裤子上了。我扭过头看,真的,浅色的裤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溜黑点。
当时的心情真是,只能用愤怒来形容,只想着是谁干的,把他揪出来,好好的修理一顿。我转头盯着刚才那几个男生,他们全都头低低的,不敢看我。
于是我快步走上讲台,准备给全班上一堂政治教育课。可就在我转身面对大家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只是一次无心之过,再说我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批评谁?我站在讲台上不说话,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时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我,心想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过了一会儿,我才开口:刚才有人在我的裤子上‘画’了一副‘墨画’,可能是觉得我的裤子太单调了吧。可是,他画的不好看,我不喜欢。
现在我要洗掉它,谁来帮我想想办法?同学们还没回过神来,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于是我转身让大家看我裤子上的污迹,接着说:这是钢笔水弄上的。
大家根据钢笔水的成分,帮我想一想,用什么东西可以洗掉它。同学们确认我并没有发火之后,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用洗洁精,有的说用酒精,还有的说用酸,用盐,用米汤,等等,还有同学说要用饭粒,这是她看书了解到的 *** 。
我表扬了她关心生活常识的做法,并鼓励同学们回去做试验验证一下哪种 *** 更好。就这样,暴风雨消散了。
但从那以后,我发现更多同学开始关心化学生活常识了,也常有学生问我这样那样的生活常识问题。我想,那次没有发火是对的。
老师在上课时,偶尔会出现口误或笔误,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失误,这是难免的。这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
其次要态度诚恳的承认自己的粗心,并及时纠正。对有些失误,还可以在 *** 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不动声色的纠正。
当然,更好是课前认真准备,深思熟虑,尽量避免出现失误,万一出现失误,也可以想办法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有一次上习题课,我在黑板上演示一道习题的解题过程时,把一个公式写错了。
在讲解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一直皱着眉头盯着黑板看,于是我回过头仔细检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我没有马上改正它,转而问学生:刚才老师在板书时,出现了一个错误,哪位同学发现了,请把它指出来。
这一下,全班50多双眼睛全都盯着黑板仔细的看,刚才皱眉的那几个同学更兴奋了,连忙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我让其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其他学生都听得非常仔细(比我在讲解时听得仔细多了),于是我表扬了他们的细心,并鼓励他们多给老师挑毛病。
后来,我在上课时,偶尔会故意写错一些字母或式子,学生也都能及时给。
2.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求答案
海南省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黄晓琴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进行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包括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应该考虑到。
但无论教师备课多么详细,也难以避免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当,或许可以将偶发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但若处理不当,则不光影响教学进度,还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将学生推向对立面。所以,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地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在这里,我将教学这些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仅供大家参考。有时候,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
这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胡乱回答,误人子弟。比如,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很爱看课外书。
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常常带回课堂上,一有机会就当堂提问。对此,我的做法是,先判断该问题是否需要当堂解决,如果是,就采取恰当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的思路引向问题的结局。
如果属于他个人的问题,则告诉他课后再进行讨论,然后尽快导入正课。当然,知道的问题我会全力解决,如果不会,我也会老实地告诉他,然后鼓励他自己查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提问,表明他关心这些知识,希望在老师身上得到答案,我们要尽力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教给他解决问题的 *** ,而不能因为所提问题与学科教学内容无关就不予理睬,打击他的积极性。此外,答应学生的事要尽快兑现。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提的问题我一时无法解决,就答应他下节课再解决,后来我把这件事给忘了。从那以后,就很少见到那个学生再问问题了。
我想,失信一次,我就完全失去了他对我的信任。此后,只要学生提问需要以后解决的,我都会记在一个本子上,回去认真思考,按时兑现当时的诺言。
课堂上有时会遇到学生恶作剧,比如起哄,捉弄某个同学,甚至是捉弄老师等等。这时候是最考验教师处理偶发事件能力的了。
遇到这类事情,一定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充分认识和挖掘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把偶发事件变成磨练学生品质,激发学生情趣,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
还记得有一次,我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然后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突然身后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我转身一看,后面有几个男生在捂着嘴笑,见我转身就不敢笑了。
我正纳闷,旁边一个女生告诉我,刚才有人甩钢笔,把钢笔水甩到我裤子上了。我扭过头看,真的,浅色的裤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溜黑点。
当时的心情真是,只能用愤怒来形容,只想着是谁干的,把他揪出来,好好的修理一顿。我转头盯着刚才那几个男生,他们全都头低低的,不敢看我。
于是我快步走上讲台,准备给全班上一堂政治教育课。可就在我转身面对大家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只是一次无心之过,再说我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批评谁?我站在讲台上不说话,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时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我,心想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过了一会儿,我才开口:刚才有人在我的裤子上‘画’了一副‘墨画’,可能是觉得我的裤子太单调了吧。可是,他画的不好看,我不喜欢。
现在我要洗掉它,谁来帮我想想办法?同学们还没回过神来,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于是我转身让大家看我裤子上的污迹,接着说:这是钢笔水弄上的。
大家根据钢笔水的成分,帮我想一想,用什么东西可以洗掉它。同学们确认我并没有发火之后,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用洗洁精,有的说用酒精,还有的说用酸,用盐,用米汤,等等,还有同学说要用饭粒,这是她看书了解到的 *** 。
我表扬了她关心生活常识的做法,并鼓励同学们回去做试验验证一下哪种 *** 更好。就这样,暴风雨消散了。
但从那以后,我发现更多同学开始关心化学生活常识了,也常有学生问我这样那样的生活常识问题。我想,那次没有发火是对的。
老师在上课时,偶尔会出现口误或笔误,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失误,这是难免的。这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
其次要态度诚恳的承认自己的粗心,并及时纠正。对有些失误,还可以在 *** 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不动声色的纠正。
当然,更好是课前认真准备,深思熟虑,尽量避免出现失误,万一出现失误,也可以想办法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有一次上习题课,我在黑板上演示一道习题的解题过程时,把一个公式写错了。
在讲解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一直皱着眉头盯着黑板看,于是我回过头仔细检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我没有马上改正它,转而问学生:刚才老师在板书时,出现了一个错误,哪位同学发现了,请把它指出来。
这一下,全班50多双眼睛全都盯着黑板仔细的看,刚才皱眉的那几个同学更兴奋了,连忙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我让其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其他学生都听得非常仔细(比我在讲解时听得仔细多了),于是我表扬了他们的细心,并鼓励他们多给老师挑毛病。
后来,我在上课时,偶尔会故意写错一些字母或式子,学生也都能及时给。
3.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发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偶发事件的发生大多带来消极后果,因此,教师对任何大大小小的偶发事件都不容忽视或草率处理,妄下结论,消极应付,推卸责任,甚至不闻不问。教师应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热爱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稍纵即逝的苗头和线索,以满腔热情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消极等待,任事件自然发展,只能贻误教育的良机,甚至会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
(2)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判断要正确,善于控制情绪,行动要谨慎,果断,切忌急躁,冲动,感情用事。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事情发生后不能大动肝火,丧失理智感或疯狂地谩骂,殴打学生,严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失去作为教师的道德,失去师生之间的友情。
(3)宽严适度,掌握分寸。
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应该宽严适度,有适当的分寸。因为任何 *** 措施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都有一个“度”,达不到这个“度”或超过了这个“度”,不但不会产生积极作用,还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在情感的流露、措施的宽严、批评语言的用词方面都要精心把握,尤其要把握好对学生惩罚的度,过“严”,“小题大做”,惩罚的结果让学生难以接受,还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惩罚过轻,对学生不能有所触动,叉起不到警示作用。因此,要对学生问题的性质、程度、是否重犯等作出区分,对故意惹事,影响极坏,又重复犯错者,应予以重罚;对无意行为,程度轻者,可轻罚。宽严失当,失去分寸,必然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4)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爱心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要求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催化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求教师以爱心为行动准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之一,针对问题,不作人身攻击,也就是只对事,不对人,处罚坏行为本身不得造成人格伤害。第二,不因处理纪律问题而影响教学。必须很快平息事件,使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第三,只解决问题,不追究过失。应通过爱心培养爱心,不以责难、不当惩罚来追究过失。第四,为学生保留面子。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易收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4.论述怎样进行偶发事件的事中处理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事,难以预料,出现机会较少,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
偶发事件具有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
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可能是同学之间的,也可能是学生与社会上某些人之间的。“导火线”可能是学生主动点燃的,可能是学生被动引发的,可能是教师的疏忽造成的,也可能完全是外在因素的波及。
偶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
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就突然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旋涡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的局面。偶发事件具有冲击性。
偶发事件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用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同时,偶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
偶发事件具有紧迫性。因为偶发事件的突发性,一旦出现,给我们班主任的思考时间很紧迫。
如果不马上进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学生心理就难以打通,师生关系就难以理顺。
5.什么是课堂偶发事件
课堂上,教师有时会碰上由一些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而又与教学目的无关的事件,人们通常称之为课堂偶发事件。 尽管多数课堂偶发事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否成功处理这些"小事"却是关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大事"。
1.外部干扰型。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或几只麻雀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教师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有的教师口齿不清,声音过小;或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包括:
(1)分心型。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2)风头型。一个班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如果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4) *** 型。教师正在认真上课,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需要老师的机智。
*** 有:1、以变应变法2、借题发挥法3、将“错”就“错”法4、实话实说法5、因势利导法。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7、爱心感化法。8、巧给台阶法。9、巧妙暗示法。10、停顿休整法等等
6.碰到偶发事件该怎样处理
偶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先预见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件。
由于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变性、多样性和不易控制等特点,很多老师非常担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应遵循以下处理 *** :一、调查研究法偶发事件因具有突发性、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教师往往不了解。
因此,教师都必须认真地进行一番调查研究,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以便对事件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和清醒的判断,而不能在不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就武断地批评或指责学生,妄断下结论,这样,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还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罩上阴影。二、换位思考法在偶发事件中,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 *** 的一面,还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在处理时应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可以变被动的应付为主动的创造。
三、情感启迪法用爱心感化也是处理偶发事件的一种艺术,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在学生看来,往往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瓣爱的芬芳,都将会给他们莫大的安慰和动力。因此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中,更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偶发事件的当事者在心灵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明理和情感中通达和启迪。
四、“冷处理”法对待偶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运用“控制”的艺术,然后稳一稳,看一看,不急于求成,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通过“冷处理”,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时间和机会,然后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和处理,这样,往往回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总之,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最令人棘手,教师在处理时要把握好控制的艺术、调查的艺术、感化的艺术,把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得“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 *** 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让偶发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次上课的时候,让同学们观看科普教育录像,录像的内容很生动,孩子们都在认真看着。
突然,我发现有个学生趴在桌子上,双手在抽屉里不停地玩着什么。走近一看,哦,原来他在玩昨天刚买来的眼镜呢。
这么有趣的科普录像,大家都在认真看着,你却在这里玩眼镜,我有点恼了。可是反过来一想,如果这时老师加以批评,其一肯定会大伤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其二也会大扫其他观看录像的“雅兴”。
看到老师走到自己身边,孩子也有些吓住了,常理推断,他肯定要受批了。我弯下腰,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手帕递给他,对他说:“怎么啦,看不清,把它擦一擦,一定能看清楚的。”
孩子的脸红了,他接过手帕,轻轻一擦,就将手帕还给我。这节课,我发现他的表现比平时任何时候都好。
我又一次感到孩子是那样的懂事、可爱。教学活动是活生生的,有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干扰”正常教学进程的偶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教育机智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将偶发事件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化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的教育契机,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虽“偶发”而“自然”。
即便是那些恶性的、消极的偶发事件,只要教师冷静沉着、善于引导,同样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巧妙、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创新,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愿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逐步成长。标准答案:偶发事件的特点:(1)偶然性。
(2)突发性。(3)爆炸性。
(4)紧迫性。处理偶发事件的 *** :(1)控制感情,沉着冷静。
(2)了解情况,掌握分寸。(3)依靠集体,尊重学生。
7.怎样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面对突发事件,教师要巧妙地处理。 1.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尊人者人恒尊之。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
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帮助他成功后的一次赞许,都会在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以损坏学生尊严为前提。
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课堂气氛融洽才能更大限度地减少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即使课堂出现意外情况,也会因为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而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课外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在课堂上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等原因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
对此,我们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从而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若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效果就非常好。
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XXX,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
一个“请”字,往往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2.要倾听学生心声,观察学生感情的变化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比如说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上课老是走神是不是因为父母吵架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这个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关爱。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是解决课堂冲突、矛盾、处理抱怨的更好 *** 之一。
一个牢骚满腹,甚至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软化并变得通情达理。倾听学生的辩解、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创造课堂教育的成功。
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有一个故事:孔子让一名学生负责煮粥却发现那名学生用勺子吃粥。
孔子耐着性子问他为何偷吃。学生说:有一些灰掉进锅里,用勺子舀出来本想倒掉,又想起老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所以把粥喝了。如果孔子不是耐心询问和倾听岂不错怪了学生,而由此制定的教育措施怎能有效? 课堂上,教师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不妨问个明白,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
例如上课时发现学生无精打采,就要先问问是病了还是晚上贪玩没有休息好。问清楚后再做工作更有针对性。
如果没有问清情况便开始说教也许课堂不可避免要出现尴尬局面。更有甚者,如果那天正好是一个后进生病了,而你因为以前的看法没有听他的诉说,可能更为严重的问题就会产生,解决起来就会很难。
课堂教学也许因为这件事情的出现就会彻底失败。 听魏书生老师的课发现:魏老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停地询问学生,听取学生的看法。
魏老师的课上得很民主、很成功。有一次,魏老师在焦作体育馆讲课临时找了一名管时间的学生。
到下课的时候那个学生还没提醒魏老师。魏老师和气地问:您怎么没提醒我呀?学生说:魏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我们不想下课!整个体育馆掌声雷鸣。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问和听还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感情变化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观察的仔细才能问中要害,才能听到心声,才能采取有效防止和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 *** 。
3.要勇于承认自己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并积极寻求迅速解决的办法 虽然我们尽力要上好每一节课,但是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难免要发生。如果是教师的责任就要勇于承认,不能讳疾忌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彰显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
课堂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互动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
如果教师教学行为出现了明显失误,而为了所谓面子和尊严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不仅容易使矛盾激化而且有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有一位数学教师板演一道几何证明题,证到了最后却无法得结论。
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失声笑出,教师勃然大怒,狠狠批评了学生一番,学生觉得很委屈,便顶撞了该教师,课堂因此而变得混乱不堪。如果教师此时能诙谐机智地承认自己的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