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皇帝登基的流程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时代,不论是哪个王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皇位的更迭,在这个皇权交接的关键时刻,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引发政变。
所以如何对皇位进行平稳的交接,皇帝登基的流程就必须设计的十分严谨。那么明朝作为皇位交接从没出过问题的封建王朝,是怎么设计皇位继承人的登基流程的呢?先帝龙驭上宾,作为他的继承人,自然是先应该祭告先殿,告诉祖宗们,又有子孙来陪你们了。
然后颁发诏书告诉天下人,老皇帝上天了,今天起全国的带头大哥换人了,你们了解一下。然后再给各地的宗室发一下讣告,诏书是为公事,讣告就是私人的亲戚关系了,相当于私底下通知亲戚,我们家的老大哥走了,大家赶紧默哀,顺便披麻戴孝守丧。
然后就是责令有司,给先帝的丧礼流程安排一下,总之套用小品的一句话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些都做完后,你还得等,不能急着登基,这样显得自己太急切,有违孝道。
必须是臣子劝进,不然就显得你这个皇帝不受人拥戴,而且不谦虚。为了显示自己的谦逊,你还要和百官大臣们展开拉锯战,他们必须请求三次,你必须拒绝前两次,第三次才答应,也就是所谓的“三辞三让”,最后再“勉从所请”。
这样方才显得自己不慕权力,完全是众人盛情难却,人民群众呼声太高,所以自己才勉强答应,整个过程真的十分矫情。
2.皇帝登基时有哪些礼仪
不同时期的登极仪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但大致过程不会差太多。
举《大明会典》所记载的明太祖登极的礼仪作为参考:洪武元年,圜丘告祭礼,礼成,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丞相率诸大臣、百官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群臣扶拥至椅上坐,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丞相、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
丞相等就取衮冕加于圣躬。然后丞相等入班,通赞唱:“排班”。
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通赞引丞相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
丞相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皇帝的玉玺)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复归原位。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等,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
做完之后,皇帝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具卤薄导从,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还,具衮冕御奉先殿,百官上表称贺。
然后丞相等百官各就位,皇帝穿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至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
乐作,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礼。贺毕,遣官册立皇后。
至此,皇帝登极礼算完成。至于花费,没有详细记载。
皇帝即位,当然不能太节俭。
3.皇帝登基时有哪些礼仪
登极大典
宫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极大典,登极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
清朝入关后,曾举行过十次大典,这十次大典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极,一次四嘉庆帝的登极。前者是因为前一年其父皇太极去世,福临曾在沈阳宫中即皇帝位,入关定鼎燕京又举行了一次即位典礼,仪式比较简略。后者是因为其父乾隆亲自传位,名为授受大典,仪式隆重而又充满欢庆气氛。其余八次,都是在上一代皇帝新死,嗣皇帝于丧期即位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帝在太和殿登极,情况大体是这样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死于圆明园内,当日将灵柩运回紫禁城,安放乾清宫内。嗣皇帝弘历守灵。九月初三日,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即位。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弘历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翊卫人等随弘历御太和殿。弘历升宝座即皇帝位,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
乾隆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典礼中,百官行礼应奏丹陛大乐,此时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最后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乾隆帝还宫。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这是一次典型的登极大典,其余七次均大同小异。
朝廷大典,初登极、授受大典外,还有亲政,晚清的垂帘听政,上皇帝的尊号、徽号,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徽号等。
在封建时代,帝后的丧葬排场和他们活着时一样,处处表现出他们至高无上的尊严和豪华,极尽骄奢淫侈。在清代,皇帝的丧被称为“凶礼”,和登基、婚礼、寿辰一样重要。由礼部、銮仪卫和内务司共同办理,所耗用的钱财不计其数。
4.明朝大礼仪事件指的是什么
嘉靖在做皇帝前,一直居住在湖北,因为这里是兴献王的封地。当朝廷决定让他做皇帝后,就派大臣去迎接他。在嘉靖从湖北进北京时,就与朝臣们就欢迎仪式的规格发生了争执。在封建社会,皇帝家族的传承脉络必须特别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面的皇帝具有直系亲人关系,于是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群臣认为朱厚熜应该首先过继给已故的明孝宗做儿子,然后再继承皇位。因此他们便要在北京城外搞一个“皇子过继和太子受封”的仪式,然后让朱厚熜以太子身份走东安门入宫。但朱厚熜认为诏书上写的是让自己来当皇帝,不是来当太子的,而且朱厚璁为人特别孝顺且认死理,本来他亲生老爹已经死了,自己过继给叔叔也没啥,不过他认为自己就是兴献王的儿子,不是弘治皇帝的儿子,怎么也不肯变通。在朱厚熜的坚决反对下,张太后和大臣们让步了:先继位再说。于是,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随即登基做了皇帝。三天后,嘉靖皇帝接自己的亲生母亲入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朝臣再次让步。
事情还没有结束。又过了两天,嘉靖皇帝让大臣们讨论给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加尊号,要追封其为皇帝。杨廷和等认为,嘉靖既已过继给弘治,就该称弘治为“皇考”,兴献王只能称为“皇叔父”,不可加尊号。在祭告生父时,还要署名称“侄”。在封建礼法问题上,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嘉靖喘不过气来 。就在嘉靖快要让步的时候,进士张璁上了一个奏折,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的批驳了群臣的观点。这一下皇帝可高兴了,给这位进士加官进爵。随后,朝臣们就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加尊号,叫议礼派;另一派反对,叫护礼派。嘉靖皇帝支持前者,使得议礼派队伍不断扩大。两派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
嘉靖三年,1524年,护礼派二百多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哭大闹。嘉靖大怒,派人逮捕了几个领头的,没想到这下让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嘉靖顿时起了 *** 心,他派出锦衣卫,逮捕一百多人,八十多人录名待罪。官阶小点的遭到了廷杖,十多人被打死,还有几个被充军,左顺门前血迹斑斑。到此,护礼派彻底失败。1528年,嘉靖终于如愿以偿的追封自己的生父为明睿宗,其牌位入主太庙,放在了明武宗之上,自己的生母也被封为皇太后。
嘉靖刚继位时,诛 *** 佞臣江彬等,并对前朝的弊政进行改革,本来不错,但大议礼之争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嘉靖皇帝也树立了威信。
5.请讲述一下明朝嘉靖时期的“大礼仪”事件
“大礼仪”事件指的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给亲生父亲的尊号与群臣展开争锋的事件。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年仅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前任皇帝的侄子)即皇帝位,继位后嘉靖帝因想追封亲生父母的尊号,但首辅杨廷和等旧臣要求他改换父母而引发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世宗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
扩展资料:大礼议不是简单的礼仪之争,而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即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明武宗暴亡后,明代政治秩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恢复正常。
大礼议的发生和较长时间的持续,就在于身为皇帝的世宗暂时并未拥有全部的皇权。换言之,大礼议是明代皇权由武宗流向世宗的必要路径,也是恢复明代政治秩序的必要步骤。
世宗在大礼议中一步步的胜利和杨廷和集团一步步的失败,其实就是世宗皇权一点点地获得和明代政治秩序一步步地恢复。嘉靖三年(1524年),世宗钦定大礼,标志着明代皇权从武宗完全流向世宗,至此,武宗时代基本结束,嘉靖革新时代真正到来。
大礼议拉开了明代改革的序幕,杨廷和集团的彻底垮台和张璁等“大礼新贵”的崛起使清除弊政成为可能,嘉靖政治也因此进入全方位的变革创新时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礼仪之争。
6.明代的礼仪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用于官员对尊敬的人;
常礼:
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
两名同级官员相遇时,行揖手或拱手两次。地位不同时,低级者向右侧移动,揖手两次,高位者点头答礼。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礼。若差别甚大,低级者行顿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头四次),高官不答。官员聚会时,主持人只点头致谢。胥吏见文官,必下跪,行拜首两次。学生见老师,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百姓间不许拜首。
明朝对皇帝更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7.皇帝怎样举行登基仪式
皇帝即位,称为登基,是新皇帝向全国臣民及 周邻邦国宣布身份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宣布一个 新时代的开始。
明、清两朝的开国皇帝都没有在紫 禁城举行大典。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 登基时,还没有北京的紫禁城;而清代之一位入住紫禁城的顺治皇帝并 不是开国的皇帝。
所以说,在紫禁城举行登基礼仪的皇帝,都是在先皇 “驾崩”的治丧期间即位的。先帝驾崩,出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考虑, 嗣皇帝一般在当天或数天之后,就要在先帝灵柩前即皇帝位。
嗣皇帝是承天命、继父祖大业入登大位的。所以在即位的仪礼中, 之一重要的是前往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举行隆重的祭告活动,然 后在太和殿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
举行典礼的当天凌晨3点钟左右,紫禁城内便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 准备工作。禁卫军严守宫城各门及要道,銮仪卫在御道两旁陈设皇帝的 法驾卤簿,旌旗蔽日,富丽堂皇,一直延至天安门外。
内阁会同礼部官 员在太和殿预备放置皇帝的宝玺、皇诏,殿外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太 和门内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 每位新皇帝登基,大多都是在先皇的治丧 期内,因此这些乐器是设而不奏的。
嗣皇帝身穿白色孝服,等到钦天监官员高唱“吉时已到”,便在乾 清宫先帝灵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敬告受命。之后,更换衮冕,前往慈宁 宫,在皇太后面前依礼行三跪九叩礼。
与此同时,乾清门中门垂下幔帘, 表示丧事暂停,恭候新皇入位。 当嗣皇帝落座在太和殿的金銮宝座上时,表明他已经正式成为君临 天下的帝王。
太和殿三台下广场上早已站位等候多时的百官,随即开始 举行朝贺仪礼,向新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以明君臣位份。新皇帝诏告天 下,宣布改元。
一切礼仪都完成后,新皇帝起座,在殿后坐上轿子,回 到乾清宫,换下礼服衮冕,重新穿起孝袍,继续守丧。 如果老皇帝没死而将皇位传给了新君,称为“内禅”。
历代内禅继 位的礼仪,最隆重的莫过于清朝嘉庆皇帝顒琰的授受大典。由于嘉庆皇 帝是经父皇亲传帝位,所以整个仪式隆重喜庆,充满了祥和的气氛。
当 85岁高龄的乾隆皇帝,亲自将宝玺放在37岁的顒琰手里时,在场的人 无不感到温馨和感动。 乾隆皇帝弘历则成为紫禁城内惟一的、也是封建 王朝最后的一位太上皇。
8.明代的礼仪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
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
用于官员对尊敬的人;常礼: 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两名同级官员相遇时,行揖手或拱手两次。
地位不同时,低级者向右侧移动,揖手两次,高位者点头答礼。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礼。
若差别甚大,低级者行顿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头四次),高官不答。官员聚会时,主持人只点头致谢。
胥吏见文官,必下跪,行拜首两次。学生见老师,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
百姓间不许拜首。明朝对皇帝更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
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
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9.问一些明朝的礼仪
太子必须首先行礼,没得商量,只是不需要像对生母和皇后那样行跪礼。
这不仅是明朝的礼仪,从汉代就已经开始了,是儒家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很多电视剧就拍得太垃圾了,以为太子可以和皇帝的妃子眉来眼去,平等交流。
其实规矩严得很,首先,太子很难见到后宫的妃子,除了被允许去向生母或皇后定期行礼(一般都住在后宫正殿),其它时间绝无机会与父亲的妃子单独见面(否则会被人抓住把柄),其次,行礼时绝不许目视对方,必须弓身、垂首,目视自己双脚,以示尊敬,否则视为不敬。古典中国最重的就是孝道,不管对方是不是生母,只要是父亲的女人,行礼就是孝道的一部分。
10.嘉靖皇帝为什么要搞大礼仪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很典型的皇帝。他非常聪明,城府极深,善于掌控大局。他的这种能力在嘉靖初年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嘉靖朝早期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大礼议”之争。事情的起因是这样:明孝宗朱祐樘只有一个儿子,即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驾崩,年仅三十一岁。由于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由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张太后(正德皇帝的生母)和内阁首府杨廷和商议之后,决定遵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拥立正德皇帝的堂弟、兴王朱厚熜为皇位继承人。
朱厚熜当上皇帝后,改年号为嘉靖,所以大家习惯上称呼他为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登基后不久,就发动了一场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的核心问题是嘉靖皇帝要给他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追尊皇帝的封号,而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明朝官员则要求嘉靖皇帝改换父母,继嗣到他的大伯、明孝宗朱祐樘一脉。
后来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大礼议之争以嘉靖皇帝的胜出告终,兴献王朱祐杬被追尊为献皇帝。
在许多人看来,这场争辩似乎更像是一场闹剧,作为统治阶层核心的皇帝和内阁首辅,放着那么多国家大事不干,却偏偏为一个虚名争了三年时间。那么嘉靖皇帝为什么执意要搞“大礼仪”呢?
其实对嘉靖皇帝来说,“大礼议”之争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名分之争,而是关乎到他皇位继承是否正统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过,嘉靖皇帝明孝宗一脉的子嗣,原本他跟皇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由于明孝宗一脉绝嗣了,所以在杨廷和等人的建议下,朱厚熜非常意外的成为了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
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说起来也算是非常近支的宗室,而且他的父亲朱祐杬在明宪宗诸子中排行老二,仅次于明孝宗朱祐樘。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明孝宗一脉绝嗣,所以按照继承顺序,朱厚熜成为皇帝也合乎情理。但问题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皇位必须由嫡子一脉继承。明宪宗没有嫡子,可是明宪宗的父亲明英宗却有两个嫡子,分别是明宪宗朱见深和崇简王朱见泽。按照“有嫡立嫡”的原则,朱见泽的嫡孙朱厚燿才是更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作为庶出的朱厚熜原本和皇位应该是沾不上边的。
所以,朱厚熜在当上皇帝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大礼仪”之争,其根本目的不是简单的要给自己已去世的父亲争个名分,而是要将自己父亲这一脉改成正统。朱祐杬被追尊为献皇帝,作为朱祐杬嫡子的朱厚熜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就可以变得名正言顺了。
此外,借着“大礼议”之争的机会,嘉靖皇帝朱厚熜彻底挫败了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将朝政大权全部掌控到了自己手中。这也是他在“大礼议”之争得到的另一份重要收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