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行派的理论传承
传说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但弥勒是否实有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一般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大乘佛教中曾有弥勒论师,该派假托弥勒菩萨所说作了种种论著。该派理论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特别注意用因明的 *** 阐发瑜伽学说,是后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识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无性、护法、戒贤、法称等。迨7~8世纪密教兴起后,大乘佛教中的两派开始接近起来,逐渐融合为瑜伽行中观派或称中观瑜伽行派。
2.什么是瑜伽行派,代表人物是谁
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约晚出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现代学者认为无著和世亲兄弟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为此,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瑜伽行”一名来自无著的(亦说是弥勒的)《瑜伽师地论》,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行派的出现是对龙树为代表的中观学派的批判和发展。从教理上,它认为中观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极为彻底,但却忽视了世俗界迷妄之现状的说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过空论之后,又致力于说明世间的假有。在宗教实践方面。相应地它也注重传统的戒定修持手段。无著所著《摄大乘论》、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为瑜伽行派的代表作。《摄论》立足于瑜伽行立场,分十项纲目将大乘佛教教义系统组织起来。《二十论》则从唯识无境之立场,批判有部、经量部学说,显示瑜伽行派的观念论哲学背景。
世亲之后著名的瑜伽行派学者,有陈那(5世纪末)和法称(7世纪中)一系。 陈那力图从认识论逻辑的立场去阐述大乘佛学。他的《观所缘缘论》和《集量论》都说明了大乘宗教解脱理论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密切联系。陈那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经量部色彩,因而他这一系被近代学者归入“瑜伽行经量部”。法称是陈那的再传弟子。他的哲学立场更朝着经量部肯定外境的认识前提转化。法称的《量评释论》等著作对瑜伽行体系中的逻辑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整理。
与中观学派一样,瑜伽行者也承认世间诸法为空,但瑜伽行者在承认世界本质空性的同时,也肯定其有呈现纷繁差别相的一面。认为差别相的来源便是主观的构造分别,外部世界其实是心识分别所构造的。心识构造活动依据固有的因果原则,若无业习气,心识活动不会生起。同样,摆脱虚幻分别也有必然因果原则要遵循。这就是宗教修持的目的。该派认为既然世界上一切诸法只能是主观之识的转变,瑜伽行者修持的立足点便回到自身内部来了。诸心识中最根本的是阿赖耶识,它包含了一切诸法显现的种子并制约着从感觉到意识的所有活动。心识本质上具有染污的性质,所以它才会持续不断地活动,产生虚幻的世间相。瑜伽修习实践的目的是完成转染成净,转识为智的过程。该派还提出三性三无性的理论,构筑了世界的空性和虚妄假相之间的联系,并在清净、圆满、觉悟的胜义境界(涅盘、实相、真如)与修行者力图超越的无常、染污、迷妄的现实存在之间架上桥梁,从而宗教本体论与宗教实践论得以融通。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而三无性指正相反对的相无自性、生无自性和胜义无自性。三性意在说明世俗经验中之事物是因为凡夫执著分别而生,是依缘而生,只要认识到这二者的虚妄性,便可显现圆成实性;三无性意在从反面显示世间诸法没有自性本质,也不是因自体所生,否定前二者,也就藉空现出了究竟的无自性境界。
中国传统称瑜伽行派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 *** 而得名。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和《成唯识论》等为主要经典。从事这派修持的人被称为瑜伽师。
3.唯识学派的历史沿革
唯识学派是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约晚出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现代学者认为无著和世亲兄弟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为此,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瑜伽行”一名来自无著的(亦说是弥勒的) 《瑜伽师地论》 ,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行派的出现是对龙树为代表的中观学派的批判和发展。从教理上,它认为中观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极为彻底,但却忽视了世俗界迷妄之现状的说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过空论之后,又致力于说明世间的假有。在宗教实践方面。相应地它也注重传统的戒定修持手段。无著所著《摄大乘论》 、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 ,为瑜伽行派的代表作。《摄论》立足于瑜伽行立场,分十项纲目将大乘佛教教义系统组织起来。《二十论》则从唯识无境之立场,批判有部、经量部学说,显示瑜伽行派的观念论哲学背景。
世亲之后著名的瑜伽行派学者,有陈那(5世纪末)和法称(7世纪中)一系。 陈那力图从认识论逻辑的立场去阐述大乘佛学。他的《观所缘缘论》和《集量论》都说明了大乘宗教解脱理论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密切联系。陈那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经量部色彩,因而他这一系被近代学者归入“瑜伽行经量部”。法称是陈那的再传弟子。他的哲学立场更朝着经量部肯定外境的认识前提转化。法称的《量评释论》等著作对瑜伽行体系中的逻辑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整理。
与中观学派一样,瑜伽行者也承认世间诸法为空,但瑜伽行者在承认世界本质空性的同时,也肯定其有呈现纷繁差别相的一面。认为差别相的来源便是主观的构造分别,外部世界其实是心识分别所构造的。心识构造活动依据固有的因果原则,若无业习气,心识活动不会生起。同样,摆脱虚幻分别也有必然因果原则要遵循。这就是宗教修持的目的。该派认为既然世界上一切诸法只能是主观之识的转变,瑜伽行者修持的立足点便回到自身内部来了。诸心识中最根本的是阿赖耶识,它包含了一切诸法显现的种子并制约着从感觉到意识的所有活动。
心识本质上具有染污的性质,所以它才会持续不断地活动,产生虚幻的世间相。瑜伽修习实践的目的是完成转染成净,转识为智的过程。该派还提出三性三无性的理论,构筑了世界的空性和虚妄假相之间的联系,并在清净、圆满、觉悟的胜义境界(涅盘、实相、真如)与修行者力图超越的无常、染污、迷妄的现实存在之间架上桥梁,从而宗教本体论与宗教实践论得以融通。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而三无性指正相反对的相无自性、生无自性和胜义无自性。三性意在说明世俗经验中之事物是因为凡夫执著分别而生,是依缘而生,只要认识到这二者的虚妄性,便可显现圆成实性;三无性意在从反面显示世间诸法没有自性本质,也不是因自体所生,否定前二者,也就藉空现出了究竟的无自性境界。
传承:传说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但弥勒是否实有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一般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大乘佛教中曾有弥勒论师,该派假托弥勒菩萨所说作了种种论著。该派理论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特别注意用因明的 *** 阐发瑜伽学说,是后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识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无性、护法、戒贤、法称等。迨7~8世纪密教兴起后,大乘佛教中的两派开始接近起来,逐渐融合为瑜伽行中观派或称中观瑜伽行派。
中国传统称瑜伽行派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 *** 而得名。以《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 、《摄大乘论》 、《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和《成唯识论》等为主要经典。从事这派修持的人被称为瑜伽师。
4.印度教是如何在印度兴起的
印度教和佛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印度教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
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
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
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更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
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
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 *** 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 *** 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二、佛度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
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
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 *** 。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
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
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
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三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
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总是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在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
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更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
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