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时期女子的魏晋风度
一、姿容曼妙的形态美 魏晋时期的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男性眼中的女性美已渐趋摆脱视女性为男性的附庸和赏玩对象时所要求的那种形态美。
他们似乎已站在了欣赏女性、尊重女性的角度上,不仅欣赏着她们形容的曼妙, 也欣赏她们的风度和气质以及高雅的品格。明君“姿容甚丽”但却“志不苟求”终于未能成为帝王召幸的对象,她姿容既美,又不肯屈节与世俗同流合污,虽远嫁而美名在,是一时佳话。
二、字字珠玑的内在美 魏晋女性追求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 是这种发自于肺腑行游于言辞间的机智和思辩,是可以与男性分庭抗礼的智慧的展现。受魏晋时代整体精神风貌的影响,魏晋女性更倾向于呈现出一种言辞上的机智以及品德上的高洁, 在这里, 她们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风范。
面对男性,她们低眉屈膝,不必附耳听命, 而是以自己的智慧, 自己的才思来赢得男性的尊重,她们已不再是男性附庸和赏玩的对象, 而是呈现出一种独立之美。 三、鹣鲽情深的真率美 魏晋时期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
受玄学的影响,魏晋人士更注重与自然的契合,追求的是一种物我相交、浑然相忘的状态。这种尊崇自然,、彰显个性的风范表现在性格上,即形成了一种真率的品格。
2.魏晋时期的礼仪礼节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除了,元朝和清朝,基本 *** 的礼仪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古代政治礼仪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更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更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
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
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古代生活礼仪①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
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 *** 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3.魏晋时期的礼节,比如行礼是什么样
拱手是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 其历史非常悠久。
《论语· 微子》曾载“ 子路拱而立。” 这里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礼。
据说中国古代的礼仪绝大多数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开创的“ 周礼” 。《左传· 文公十八年》记载“ 先君周公制周礼” ,而周公所“ 作” 的礼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且非常的细致。
周代礼乐文化的主要内容都保存在到《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本书中, 即通常所说的“ 三礼“, 。其中《仪礼》一书对当时人所要遵守的日常礼仪细则记载的十分详细, 有兴趣的人可以参阅这本书, 以窥见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精神风貌。
在《仪礼》中,规定士与士之间的交际礼仪的这一部分叫做相见礼。
4.魏晋时期人们的基本行为礼仪是怎样的
礼仪?或许正规场合还需要正襟危坐,但魏晋的礼仪,经常就是没有礼仪。这和那个时期的士风有直接关系。
谈魏晋文化,很多人的之一反应恐怕是清谈,但那并不是魏晋的真正士风。严格地说,魏晋的士风分为若干个阶段。首先是魏国的建安七子时期,这帮人秉承汉时的知识分子传统,积极评议政治,对当时以刑名之学治国的 *** 大加指责,因此很不得统治者喜爱。曹操 *** 孔融,司马昭 *** 嵇康,知识分子的声音就被压下去了。迫于朝廷的高压政策,魏晋的知识分子只能以存身为先,而偏偏又碰上了战乱的年代,人命如朝露,他们只能藏起苦闷的心情,选择乖张的行径和与现实无涉的清谈,作为人生的寄托。这种情况下,谈礼仪就显得多少有些虚伪了。
说他们乖张是有理由的。比如阮籍: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 *** 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先是不避男女大防,又直入陌生人家丧礼大哭,要换成后世理学的孝子贤孙看来,行迹近似于疯子。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放浪不羁并没有让 *** 的夫家暴跳如雷;去见嫂嫂话别的举动,最多也就是被讥讽一下而已。可见那时候,人们对这种虚礼远没有后世那么看重。
晋以后是门阀的时代,加上经历战乱,王权并不非常强大。士族阶层拥有很大的权利。在衣食无忧的经济优势下,士子们的贵族精神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虽不像魏时士子那样放浪形骸,但和后世相比,两晋士子们可能是最不讲究繁文缛节的一代知识分子,飘逸而随兴是他们的特征。比如下面这段出自《世说新语 任诞四十九》: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这是说的东晋的事情。桓伊那时已是桓温大将军帐下重臣,初为司马,后拜淮南太守,王子猷叫人上去拦下他,要他吹奏一曲,一点没客气;桓伊也痛快得很,下车就献曲。三曲奏罢,两人也不搭话,回头就走。要按明清两代的观点,就算是你是王羲之的儿子,这么让人上去拦着朝廷大员停下来吹笛子,怎么着也要办一个不敬朝廷命官的罪名;便是以布衣之礼结交,也得上来问个家世寒暄一下。但他们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客主不交一言”,会罢而去。在东晋,这就是平常的事情,而且按《世说新语》的记述,这种情况绝非个案。在他们身上,才能真正看到什么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千古之后,我们再也不曾见到魏晋士子的风采。
5.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一些风俗礼仪以及日常用语(各个阶层都好)
历史上除了,元朝和清朝,基本 *** 的礼仪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更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更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
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
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
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 *** 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
6.古代女子的礼仪礼节是怎样的
古代的女人跟我们现代的女人是不一样的,她们没有这么自由;
一、立容:
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
二、坐容:
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三、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 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四、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五、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7.魏晋时期婚俗有什么讲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婚俗多样,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性。
北方婚俗尚存在原始部落遗留下来的一些习惯,粗扩而豪放。南方婚配大多注重门当户对,财婚现象很多,传统习俗所遗留的指腹婚、冥婚和从一而终的思想在南朝相对开放的婚俗中依然存在,而且早婚现象非常明显。
魏晋南北朝人结婚都比较早,这一方面由于这时男子行冠礼较早,一般在十五岁;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人口减少,为了增加人口, *** 强令实行早婚。晋武帝秦始九年(273年)冬十月,诏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采取强行措施,由 *** 指配丈夫。
同样,为了增殖人口,增强国力,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冬十月,高洋甚至“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其中“有夫而滥夺者五分之一””‘,使民间怨声载道。
8.魏晋时期婚俗有什么讲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婚俗多样,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性。
北方婚俗尚存在原始部落遗留下来的一些习惯,粗扩而豪放。南方婚配大多注重门当户对,财婚现象很多,传统习俗所遗留的指腹婚、冥婚和从一而终的思想在南朝相对开放的婚俗中依然存在,而且早婚现象非常明显。
魏晋南北朝人结婚都比较早,这一方面由于这时男子行冠礼较早,一般在十五岁;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人口减少,为了增加人口, *** 强令实行早婚。晋武帝秦始九年(273年)冬十月,诏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采取强行措施,由 *** 指配丈夫。
同样,为了增殖人口,增强国力,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冬十月,高洋甚至“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其中“有夫而滥夺者五分之一””‘,使民间怨声载道。
9.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服装有什么主要变化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式,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魏晋时期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并且加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 。《续汉书·舆服志》记叙妃嫔的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大手结(髻)、黑玳瑁,又加簪珥。”大手髻就是在自己头发的基础上,接上一些假发为髻。黑玳瑁的形制《续汉书·舆服志》里没有说明,《晋书·舆服志》叙三夫人九嫔妃的首饰时,说到“大手髻、七(钿)蔽髻,黑玳瑁,又加簪珥。”钿是掩饰头髻的短腿簪子,用黑玳瑁 *** 。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的衣服相同,头戴绀色丝帛装饰的帽状假髻“蔮”,插一尺长的簪珥,簪珥的头部饰黄金龙首口衔白珠,或鱼须形的擿(耳挖簪)为饰。郊庙祭服穿黑色深衣,蚕祭穿缥(浅青)色深衣。一般妇女也使用假发作各种发式,如灵蛇髻、飞天髻(均系在头顶梳出一些发环,使作凌空摇曳之状)、盘桓髻(以头发反复盘桓然后作髻)、十字髻(头顶作十字形髻,余发下垂过耳)等等。有的更将假发装在假头上以增加其高度,有的使之自然危、邪、偏、侧,以表现妩媚的风姿。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鬓。”就是这类髻型的写照。发髻上再饰以步摇簪、花钿(用金、银、珠、玉等做成的花朵形,用以掩饰头髻的短腿簪子)、钗、镊子,或插以鲜花。少女则梳双髻或以发复额。女子还戴巾子,即晋陆刿《邺中记》所说石季龙常以女骑千人为卤簿,皆着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纹织成靴。
传统的深衣,在魏晋时男子已少有服用的,女子深衣在下摆部位加髾。在衣服下摆施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就称为髾。在深衣腰部加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飘带,称为襳。这种装饰始于东汉,走动时可以起助长动姿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出现,也和中国丝绸原料轻柔的质感有关。南朝宋、齐皇后谒庙穿袿(guī音圭)(shǔ音蜀)大衣,用刺绣加金银为饰。《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这种形式在传统绘画中可以看到。《隋书·礼仪志》六说:“袿大衣,盖嫁衣也。”可见已更普及。
帔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释名》云:“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庾信《美人春日》诗曰:“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简文帝“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描绘出其披戴后的形象,延至后代又有所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