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私塾如何上课
仅供参考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
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 *** ,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在教学 *** 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
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
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
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
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
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
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
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
塾师文化水平悬殊,他们当中既有像蒲松龄、郑板桥那样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之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
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 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
据裘锡圭先生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
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塾是怎么得名的?清人顾震福的解释是:“臣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
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隶经杂箸》甲编卷下) 先秦时期,孔子只是诸子中的一子,儒家思想没有被作为治国的工具使用。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为一尊,变成了重要的社会统治资源。以传递儒家文化为己任的私塾从此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虽历经战乱而绵延不绝。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当时,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
明清科举考试的重心向“四书”倾斜,而“四书”同样属于儒家经典的范围。此外,宋明理学家注重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并制订乡规民约,推行社会教化活动。
宋明理学的兴起,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盛。历代帝王都把教育儿童看成是家长自己的责任,对蒙学只是略加提倡、引导而已。
官府从不干预私塾办学,任凭私塾在民间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中断,长期扮演强势文化的角色,兼之私塾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在古代少有变动,多种因素决定了古代私塾办学的面貌变化不大。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明清两代最常见的儿童识字用书。《论语》、《孟子》属于经典读物,这时,也变成蒙学教材的一部分。
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
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 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
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
显然,中国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不发展近代新教育。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
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
2.古时候学生在私塾里有什么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私塾礼仪属于生活类礼仪,最初很简单,《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犹如现在的见面礼——一快干肉,但这就开了私塾礼仪的先河。教材既有《四书》、《五经》一类的古代文言文作品,也有乡村婚丧喜庆应酬的一些礼仪。
后代私塾礼仪虽有一定的规矩,但由于蒙学先生的社会地位并不太高,所以没有形成法定的文本,除开蒙之初应当拜先师孔子,其余就没有特别的地方,基本上和百姓家庭的规矩差不多,早晚作揖请安就可以了,形式随朝代变化而变,到近代才有了鞠躬一说。私塾作为历史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学习形式,一直到现代化批量化教学的学校出现后,才逐步消失,私塾内使用的一般礼仪也就随之消失了。
3.古代私塾教育的认识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 *** 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
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 古代私塾教学 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
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4.古代进私塾如何拜见老师
1、古代进私塾,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先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磕头或作揖,再向先生磕头或作揖,即为拜见礼。
私塾礼仪属于生活类礼仪,最初很简单,《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就是一快干肉,犹如现在的见面礼,但也就开了私塾礼仪的先河。
2、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般六岁左右开始受启蒙教育。
3、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在教学 *** 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5.古代对老师四大礼仪
一、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二、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三、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四、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扩展资料: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
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国礼仪
6.古代上私塾学堂的规矩
私塾的教学原则和 *** ,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 *** 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望采纳,谢谢您!~
7.中国古代私塾是如何教学的
古代学校的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班。
现在我们都是横向混合班,是跟西方学的。纵向混合班,就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蒙馆学馆从3岁到18岁都在一个班上,县学府学从15岁到50岁都在一个班上。
上课的时候,每个人一个桌子,没听说两人一桌的,还划线分桌。有时桌子也各各不同,因为是从各家自己搬来的。
每个学生都在出声读,但又不影响别人,这种小声读的情况,古代有个词形容,叫做“书声琅琅”。现在好多人都写错字,写成朗诵的“朗”。
什么叫“书声朗朗”呢?就是学生们在大声读书。但是,玉旁的“琅”,美玉的意思。
两块美玉相碰,还大声,那不碎了。“书声琅琅”,是形容读书的声音像两块美玉轻碰,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声音不大,而且各各不同,但是汇聚在一起又很好听,学生们在各自读书,旋律优美动听,声音不大但是汇聚在一起,真是一种享受!叫做“书声琅琅”。
每个学生都在小声读,先生听得见,当然学生也听得见。但是声音的音量不大,可以使你在不想听时,在自己读书时屏蔽掉别人的声音,可以专心读自己的书。
正因为读书声不大,可以屏蔽,也可以不屏蔽,所以旁人的读书声对自己也是个学习。试想一个3岁的孩子在读《三字经》,旁边一位8岁的孩子在读《论语》,这个3岁的孩子也要到6岁以 后先生才教他《论语》,可是到那时候,他已经听人读《论语》听了三四年啦!学起来能不快吗?充分地利用休息的时间、走神的时间、玩的时间(学生经常坐在下面玩的,可不是现在这样守纪律,因为都是自学的,最后能背过就行,不论他怎么让自己背过的)来潜移默化地学习,利用潜意识学习,利用预习,利用量的积累所产生的加速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教学。
现在说利用屏闪来学外语,利用睡眠时播音来学外语,同理的东西,古人都有的。 其余的好处,大孩子带小孩子,高年级带低年级,很多问题问师兄就可以解决,从《论语》就是如此。
老师别操那么多心。大带小,不仅对小的有好处,对大的也有好处。
要想不被师弟问住,就得好好学习。孩子们最重视自己的形象啦。
老师不在,大孩子就可以代替老师管理班级,这也是一种锻炼。在班里,有长幼之序,有师门之谊,又可以培养待人接物之礼、进退洒扫之道。
古代教育的授课方式,分这样几个步骤。 之一步,授书。
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
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
之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教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
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比牙签略粗略长一些,一般是木制、鸡骨制、铁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头粗一头细,两头都有一个圆圈。
用它戳上印泥,往书中断句的地方一盖,就是一个圆圈,表示句读。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号。
也有小圈表示逗号和句号,大圈表示这个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评点精彩会用朱笔在字旁点一个点。
点书这一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是自己点好给先生修改。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
一句一句地模仿。我们采录的情况,一般先生是读三遍。
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 第三个阶段,教“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
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讲。尤为重要的,是讲故事。
那么一天授多少次书?一次授多少书?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古代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2到4小时。
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4到8小时。古代有很多“儿童十二时辰图”之类的画,看一看就可以发现,儿童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嬉戏。
学习上课的时间很少,作业也很少,或者没有。在这几小时的时间里,授多少书,由儿童自己决定。
因为他上完了书,要回去背。背会了,要给老师检查。
什么时候背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背会了,就举手告知先生,于是再次上去。
所以是学生掌握着学习进度。 一次授书的内容并不多,像开蒙的时候,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一次授书的内容。
到大一点,就到二三十个字。到学馆,一次一般也不会超过一百字。
一天上多少次书?我们采录到的,最多的一位先生,是一天十次。他说,我小时候是神童啊,一天可以上到十回书啊。
那么别人呢?他说,一般也就三四次,也有甚至一天就一次的。可见,大概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者上午两次下午两次,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一天的学习内容,在几十字到一两百字之间。这个进度,现在看起来好像很慢,可是您算算,这是每天新学的内容,就按一天一百字,一年就是三万字,十二到十五年的私塾学习,就至少积累了三五十万字。
关键这些都是熟背的!除了学习新课,还要复习旧课。复习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大家都听说过茅盾能背《红楼梦》吧?随便打开一页,他都能背下去。
能背《红楼梦》的不止他一个。《红楼梦》一百万字。
这还是当玩的。真正要背过的,首推十三经。
科举要考的。八股文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
8.古代私塾教些什么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唐代,明清时走向全盛,清末走向衰落。在封建社会,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地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
可以说,私塾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底层社会传播的重要工具。此外,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私塾的小众化授课模式,以及私塾在语言和作文方面的教育 *** 等,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最基本的是三字经,千字文等等,学的目的是为了识字和教基本做人道理。 往上就要学四书五经啦,主要进行品德和历史的教育。
不同的朝代和社会环境影响,对于主课以外的学习当然也会有不同,社会环境宽松的时候艺术修养就会提高。对于算学方面应该比较少,因为我看到的书里面管账的一般都不是科举出身。
大概是因为文人管钱一方面没有能力,另一方面这些都是交给当权者最信任的人办。 古代私塾经验(非常具体地满足你!)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
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
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
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
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 *** ,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在教学 *** 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
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