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寇,公元前500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 *** 宰相。季氏不再任用孔子,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
“司寇”是我国古代一个主管刑罚、纠察等事务的官职,学者普遍认为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置。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司寇”是辅佐周天子行使司法权的职位,地位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人们将司寇和司马、司徒、司空、司士并称为“五官”,“司寇”有大司寇和小司寇之分,小司寇隶属于大司寇,大、小司寇都有专门的司法属吏。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在周王室,各个诸侯国也会设置“司寇”的职位和属官。不过称呼有一点点出入,宋国和鲁国的“司寇”有大司寇和少司寇之分,楚、陈、唐等诸侯国则是把“司寇”称为司败。司寇这个职位一直到秦汉时期才被九卿之一的廷尉取代,后世除了北周,都不设置这个职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